碳纤维电热系统及设计方案

您的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动态 >> 技术知识

碳纤维电热系统及设计方案

发布日期:2012-07-06 作者: 点击:

一、碳纤维电热地暖的 应用及优点

图中的横坐标是室内的温度值,纵坐标是室内垂直高度。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在所比较的四种采暖方式中,只有 碳纤维电热地暖的温场分布基本上符合舒适环境的温场分布,而其他采暖方式的温场分布是相反的高温区域多集中在室内空间的上部和中部,使人产生头部燥热而脚底发冷的现象,所以电热地暖是使人感受最舒服的采暖方式。

二、房间的损失和热负荷

电地热系统的设计原理是要提供足够的热量来弥补房间的热损失。对达到第二步节能标准的建筑,按装负荷大约为50—70W/㎡,建筑建筑面积,达到第三步节能建筑标准的, 按装负荷大约在35—50W/㎡。

电热系统的热负荷要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建筑物的保温性、朝向、人们对采暖的要求来最终确定。一般的依据是当地建筑设计院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计算出来的数据,以及使用电地暖用户的使用经验数据。

碳纤维电热系统80%的热量是以远红外辐射的方式从地板表面释放出来的,然后再以对流及传导的方式加热墙体、家具、及室内空气,使房间温度均匀,这样形成了一个容易分时、分室控制的温暖舒适的环境。

三、设计功率

客厅、卧室、餐厅、书房,设计功率为120---150W/㎡,采用干铺的方式,发热线缆采用铁氟龙碳纤维发热线,卫生间设计功率为150—200W/㎡,采用湿铺法,发热线缆采用镀锌钢丝网碳纤维发热线缆,一层建议在铺设绝热层之前,敷设防水层,然后40mm的绝热层,可有效防止热量向潮湿地面下耗散,达到有效节能和舒适采暖的目的

四、辅助材料

绝热层材料(挤塑板)、地暖专用反射膜、镀锌钢丝网及按设计提供的不同的填充层。

1、绝热层标准:容量:40Kg/㎡,厚度:2mm,导热系数:<0.40W/M.K,

吸水率:<4%(V/V),压缩强度(即在10%形变下的压缩应力)>100ka

2、地暖专用反射膜、钢丝网

地暖反射 膜铺设在绝热材料上,用以反射热量,钢丝网可以固定发热电缆,加强填充覆盖层。(干铺法不用)

五、填充层铺装示意图:

六、根据实际铺设面积绘制施工平面图

七、根据房间平面施工图绘制发热线缆布置图。

八、温控设计方案

一般一个房间使用一个双温双控温控器,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调节室温或地温就可以对每个房间的温度进行控制。

对于较大的房间可采用多个温控器来进行控制,也可以设计一套地温、室温温控系统对温度进行监控,然后通过微型大功率继电器来进行控制。

九、电气设计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BG50052—95

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4、《高压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54—95

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

6、国家建设部《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范》JGJ142—2004

十、配电线路设计

1、选择国标铜芯线,且以多股铜芯线为好。

2、导线截面电流居住面积100㎡以下的进户线采用10m㎡铜芯线,200㎡以下采用16m㎡,200㎡以上,采用三相四线制根据每相电功率确定导线截面积。

3、住宅户内每间屋采用4m㎡铜芯线暗埋。

4、配线电路示意图

十一、施工安装及调试

施工条件

1、设计图纸及技术方案齐备

2、施工现场安全措施到位,且水电临时设施满足施工需要。

3、有防潮层及防水层的地面基层施工完毕。

4、电地热专用电源线暗埋到位,温控器安装盒已按设计预埋完成。

5、铺设电地热系统的区域内其它专业隐蔽工程已全部完成,符合现场封闭独立施工条件, 本项工程不宜与其它单项工程交叉施工。

施工程序

1、检查施工区域是否符合施工条件

2、清理、找平施工区域

3、铺设保温层

4、铺设电热地暖系统

5、安装地温探头

6、用摇表和万用表检测发热线缆的电阻值和绝缘值

7、铺设装饰层(湿铺的需铺设钢丝网)

8、进入养护期,随时检查养护情况(指混凝土填充层)

9、安装温控器

10、通电调试,确认工程良好,与用户交接

电路施工要求

1、施工标准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 标准

2、零线不允许通过开关控制,连接要求稳固,从而保证接线接触良好

十二、系统调试

水泥填充层一般应在养护期(28天)满后,才可通电调试,首次前启动,应设在5—10度之间,低温运行一段时间, 然后再把温度调高,木地板施工完成后就可调试,步骤同上。

十三、国家建设部节能建筑目标采暖功率表


相关标签:碳纤维电地暖

最近浏览:

    在线客服
    • 客户服务
    • 淘宝旺旺淘宝旺旺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分享